查看原文
其他

在世界行走 为三亚停留 「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美好新生活之都 第一季 第二集 世界「数字游民」的昨天与明天

普杰智造 普杰智造 2023-06-16
在世界行走  为三亚停留 
美好新生活之都

第一季 第二集 

世界「数字游民」的

昨天与明天


2023

用全新的方式

开始新的美好工作和美好生活

数字游民们,不是所谓的
财务自由之后的“潇傻”,
亦不是所谓的边努力工作、边旅行游玩
是他们对于更热衷生活品质和生命自由的追求与实现。

这一集和大家聊聊【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在世界各地的昨天和明天----
上个世纪末,当时的人们期待着仅凭一台电脑便可在全世界的任意地点工作。今天,这一畅想已经成为现实:
根据欧洲提高生活质量基金会的统计,

2021年欧盟大概有4170万数字游民,这个群体非常年轻,平均年龄40岁左右。他们主要聚集在德国-柏林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巴塞罗那等;

MBO Partners发布的2021年数字游民报告称,将⾃⼰描述为“数字游⺠”的美国人数量:2019-2021年分别为730万1090万人1550万人,按年环比增长都超过 49%
2022年底,全世界已经有30+个国家推出了利好数字游民和远程工作的相关签证和税收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列表还会不断地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会以新的姿态拥抱(甚至争抢)数字游民群体。
2023年全球旅游业回暖,将有更多的围绕数字游民和远程工作者的服务业态涌现出来,进一步提升数字游民们的环球旅居生活体验。
围绕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宜居城市评选及餐饮、住宿、娱乐等周边产业也在兴起。


为什么【数字游民】如此被追崇,增长速度飞快

1、时空自由

很多年轻人当初选择到大城市奋斗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之前人们总是将更好的生活跟足够的金钱画上等号。然而好生活的评判标准并不只有金钱这一项。“年轻时我们用时间换取金钱,老去后,又用金钱来换取时间。”简单来说,困在金钱的牢笼中失去了自由。
而成为数字游民,则可以换取更多的自由,不仅在工作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上更有掌控力,还能凭借自我驱动去平衡享受生命和赚取薪酬这两者。相应地,数字游民们也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2、地理套利

地理套利就是凭借地理位置优势来换取更多利益,用相同的钱换取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数字游民来说,线上远程的灵活办公方式能够让他们在赚取和大城市相当的薪酬的同时,花费更低的生活成本,由此积累更多的财富,以此加速实现财富自由或高质生活。这其实跟发达国家公司倾向于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以换取廉价劳动力、压低企业成本的逻辑一样。
而目前,数字游民群体已形成一定规模。

一个个数字游民中心及
生态链正在全世界
悄然生长。

“到2035年,世界上会有10亿个数字游民?”

2015年,数字游民圈的头号网红Nomadlist创始人Pieter Levels数字游民还没有进入绝大多数公众视野的时候,Levels受邀在德国柏林的DNX峰会上做了一场题为“The Future of Digital Nomads”的演讲。

标题是:“There Will Be 1 Billion Remote Workers by 2035 with Pieter Levels”演讲中特别提到“到2035年,世界上将会有10一个人数字游民”;无论可能性有多大,数字游民一族日渐庞大的队伍是不可小觑的
【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比较喜欢的世界定居地
东南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因其美丽的风景、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友好的移民政策,成为了数字游民喜爱的定居地之一。
欧洲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因其文化氛围浓厚、高品质的生活和优越的医疗保障体系,吸引了许多数字游民。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成为了许多数字游民的首选之地。
加拿大加拿大因其宽广的土地、多样化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优质的医疗和教育体系,以及友好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不少数字游民的关注。
新西兰新西兰因其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友好的社会氛围,成为了许多数字游民的理想定居地。

为什么欧洲的这些城市成为“数字游民”热门地?

    欧洲的一些城市成为数字游民的热门聚集地,例如:德国的柏林、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等。在这里有专门的数字游民公寓、共享办公空间和数字游民社区,数字游民不需要操心无处落脚,也不需要担心费用太高,负担不起。为什么是这些城市呢?

    主要归功于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轻松的工作氛围和对数字游民友好的签证和税收政策。

    这类人群到底是怎么工作挣钱养活自己的?生活状态如何?不同国家对这类人群和职业的政策及环境又有何区别?

    他们的雇主可能是全世界的百年企业、金融机构或初创科技公司等。

1.德国:社会治安+医疗保险+创业氛围

作为欧洲领先的经济体之一,德国也是许多数字游民的首选地。根据Upwork和《数字游民指南》的数据统计,德国是全球自由职业者中排名前10位的国家之一。截至2023年初,德国境内的数字游民人数约为25万人。这个数字在过去三年内翻了近3倍,与全球数字游民人数的增长趋势相吻合。

德国也是欧洲相对安全稳定的国家之一。202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柏林的犯罪率约为6000起犯罪事件/10万居民。警察巡逻频繁,这也让有家庭或伴侣的数字游民感到安心。

德国拥有全面的医疗系统和高质量的服务。数字游民在德国也可以享受和国民同等的待遇。对于参加公共医疗保险的数字游民,他们需要支付的保险费用大约占其收入的14.6%,其中雇员和雇主各承担一半。这意味着数字游民只需支付收入的7.3%作为医疗保险费。对于处方药物,患者也只需支付药品总价的10%,且自费金额最低5欧元、最高10欧元。这大大降低了数字游民的医疗支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障。 

根据2021年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德国在全球排名第9位,这也为数字游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德国还提供针对数字游民的工作签证,并且鼓励外籍人士在德国创建自己的公司。例如,以色列的科技服务公司Wix就选择在柏林设立了一个欧洲办事处,以吸引当地的数字游民和创业者。

不仅如此,在德国各大城市,如法兰克福、汉堡和杜塞尔多夫,政府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创业指导、低息贷款以及税收优惠等。德国还拥有庞大的创业社区和活跃的创业活动,如各类研讨会和技术交流等,为数字游民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2.荷兰:生活品质+多元文化+税收优惠

荷兰在欧洲占地面积虽小,但却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根据2023年的《世界幸福报告》,荷兰在全球排名第5,这对世界各地的数字游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截至2021年,荷兰总人口约为1740万,其中外来移民人口占比达到了约23%。英语在荷兰非常普及。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数据,约90%的荷兰人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此外,许多荷兰人还会说德语和法语。荷兰人民对外国文化和移民非常包容,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很容易就能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荷兰政府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投资基础建设,致力于为远程办公提供配套的工作环境,现在荷兰拥有欧洲最好的高速且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荷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吸引数字游民中的高素质人群旅居荷兰,比如——30%规则(针对从国外招聘的高技能员工的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员工可以在荷兰享受最高30%的免税收入)、自雇人士税(荷兰政府为自雇人士和创业者提供包括免税额度、创业者折扣和小型企业折扣等税收优惠政策)、创业签证(为期一年,专门向非欧盟国家的创业者敞开大门,申请者只需要向荷兰政府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

3.西班牙:气候宜人+物价低廉+文化丰富

根据西班牙数字游民协会的数据显示,西班牙数字游民的数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约22000名数字游民,其中70%是外国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000人。

许多数字游民选择在西班牙工作和生活,因为西班牙拥有温和的气候、美丽的海滩、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以马拉加为例,该城市拥有3200多小时的阳光时长,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城市之一。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西班牙的生活成本较低,数字游民可以享受到物价相对较低的住房、餐饮和交通。此外,在当地市场采购新鲜食材和享受餐馆美食的价格也非常便宜。

从古罗马遗址到摩尔人的建筑风格,再到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教堂,建筑风格多种多样。西班牙还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如毕加索、达利和高迪等。从事和艺术相关工作的数字游民来西班牙旅居的话,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随时还可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结伴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西班牙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签证计划,叫做“数字游牧民”,这项签证计划允许数字游民在西班牙工作和生活长达一年,并可延长至两年。签证申请人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文件,例如工作合同、保险证明和身份证明。此外,签证申请人需要证明自己拥有足够的财力,以支付生活和住宿费用。

马耳他、希腊、克罗地亚、爱沙尼亚、葡萄牙等地区纷纷研究制定签证及相关政策吸引数字游民以提振旅游业,让“数字游民”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视野。数字游民通过远程工作、全球流动、地理套利、被动收入来践行全新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数字经济时代创意阶层流动旅居的趋势,值得业界人士关注。

数字游民的未来

创意阶层的兴起

美国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曾经用1999年的数据描绘出美国当时社会的职业群体。主要有四种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共同构成第三产业,美国等发达国家平均第三产业人口占就业比重高达80%

创意阶层是那些发挥着“创造新想法、新技术或新创意内容”的经济功能群体,包括科学、工程、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工作人员,以及商业、金融、法律、医疗保健等领域的创意专业人员。、“超级核心创意阶层”(创意阶层的核心)1999年占全国就业人口比例为12%,创意阶层则达30%,而服务阶层的人数则超过了40%。

这些人具有创新精神,注重工作独创性、个人意愿的表达以及对不断创新的渴求,也代表着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生活方式选择。这一阶层群体的共同特征是“看重创意、独立性、差异性和价值”,因此,人才、科技和宽容(Talent,Technology,Tolerance)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创意阶级是否聚集在特定城市。

Digital Nomad Asia

亚洲数字游民

都聚集在哪?

3500万数字游民,聚集在巴厘岛的长谷、乌布、泰国清迈等地;

最新的消息是,2023年5月30日,日本政府推出了增加访日外国人数量的行动计划。日本政府开始吸纳"数字游民〞!
内容包括促进日本国内接纳运用数字技术走遍世界远程办公的人。
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内接纳和吸引更多访日外国人,
以推动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行动计划着重于利用数字技术,促进远程办公和数宇游民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地工作和旅行。以后搬砖场景不止在星巴克了,还可以在神社、海边、富士山下、东京塔旁、大皇宫前、银座街上⋯
日本政府计划提供便利的签证发放和入境手续,以吸引那些希望在日本工作和旅行的"数字游民”。
关于这种人才能在日本长期逗留的签证以及在留资格制度的课题,“本年度内推行制度化”。

“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时隔26年终于在世界首次出现的发源地由政府开始市场化推进。

前⼏年,数字游⺠热衷于在泰国、越南等国家⼯作。由于疫情引发的旅行限制,美国员工转而选择从纽约和旧⾦⼭等大城市迁往国内的博尔德和奥斯汀等⼩城市,以及太浩湖和博兹曼等度假区。在国内,热门的游民聚居地则有云南大理、海南陵水、浙江安吉等。

在中国的

【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

是什么情况呢?

对比中国的社会现状,互联网内容产业兴起,培养了创作者经济,短视频、直播、Vlog的从业者数量不断增加。国内典型的UGC内容平台B站的月均活跃UP主已达270万,24-30岁人群是B站创作者的主力,而31岁以上创作者人数增速显著,高达80%。
互联网内容创作者背后兴起的是“数字游民”(Digital Noma)一族,只要有WIFI,有一个可以办公的小空间,让自己的工作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完成,这对被困在一线城市的上班族是一种解放。
数字游民实现了地理自由,可以不受办公地点的拘束,也收获了各地旅行游玩的自由。实现地理自由后,甚至还有人实现“地理套利”——拿着相对较高的绝对收入,去那些物价低廉的城市生活,简言之就是花同样的钱,得到更高水准的生活品质。


线上有

【数字游民部落】;

线下有

【DNA数字游民公社】;

【Dali Hub数字游民社区】等,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于此,

形成了一个流动的、自由的、

自然的社会生态。


1📍安吉的 DNA数字游民公社 这里住着一群数字游民,他们的slogan是:全世界有趣的人联合起来。以一种去中心化、自上而下的方式一起创造更好的农村。办公区、会议室、篮球场,咖啡厅等标准配套设施满足了数字游民的需求。
2📍大理 Dali Hub大理共享办公空间坐落于苍山脚下,包含咖啡馆、厨房、休息区。还可以参加工作坊、分享会,看电影、撸猫、在院子里发呆。晚上工作结束还可以去古城酒吧听现场音乐,周末约着朋友去爬山、自驾。
 📍大理 706 是一个结合co-living(共同居住)功能,吸纳数字游民旅居、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探索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线下落地的公共空间/社区。
  📍大理 RW数字游民 线下共居社区,有着社区化的管理,可以在安闲舒适的生活遇到各行各业的人群(快闪共居到4月3日)。RW实验室也提供线上数字游民社区邀请。
3📍云南 游到那片湖里去 一对从事旅游行业的情侣,把在抚仙湖附近有一所空置的房子拿出来共享给大家,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家提供一个短暂休息放空治愈的场所,线上也为大家提供了情绪交流的社区。目前社区正在实验阶段,并非完整的数字游民社区,但也有许多伙伴已经加入其中,探讨新的数字游民共享空间。
4📍文昌 NomadHouse海岛共居计划,和有着全球各地旅居经历的资深数字游民伙伴在共享空间、海边椰林办公、深度生活,体验错峰出行。海南文昌靠近大海,椰林之中的土地上。在这里十几户废弃的老宅子,已经开始被藤蔓收进大地,人类文明在此消散。在这里,你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生活在一起,同时又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需要做的事情。深度体验海岛生活,超全入住指南带你体验海岛风情。可以和大家一起办公、烧烤、浮潜、赶海、露营,可以体验海边办公的自在体验,包含数字游民讨论会、观影会等活动(快闪共居到6月30日)。
5📍千岛湖数字游民社区  位于杭州千岛鲁能胜地,2周起预定,包含全程住宿和每日三餐,独一无二的户外、社区活动,在聚集着艺术家、音乐人、户外爱好者的社区,在大自然中实现数字办公。
6📍泉州  一号盒子社区打造四百盒子的共享社区城市,盒子社区已经更新了新版本的盒子模块化的像乐高一样的拼装方式让你可以自己拼装当天入住住6平米的房子,拥有2400平米的家和说不定是一生挚友的朋友。


【数字游民部落】的建立者

Jarod


在布拉格一个咖啡馆的角落里,在巴塞罗那的大学图书馆里,抑或是在挪威森林的小木屋里,咔哒咔哒的声音不绝于耳,一个程序员运指如飞,行云流水地敲打键盘,一行行的代码在屏幕上跃然眼前。他上周还在捷克四处游逛,这周已经飞到了阳光明媚的西班牙,下周打算去挪威的峡湾徒步。

  虽然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但是拥有着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间自由穿梭,感受大千世界的万般精彩。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不再是追随传统意义上“先苦后甜的延迟满足”,而是一边工作一边享受,赚钱和旅游两不误。

  这不仅是由于宽带和5G技术的普及,更是因为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很多企业放开了办公的限制,允许员工远程工作;另一方面大家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通过这种“边走边干,在路上搬砖”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疫情三年无法出游的遗憾。

  不必在指定的办公室里朝九晚五地上班,只需要有稳定的网络就可以开工,还能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和地点,是许多选择数字游民作为职业的人们的“理想生活”。不过,要想真正实现这种平衡的“理想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自律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为自己设定工作和休息时间,确保高效完成任务。同时,学会在工作和休闲间找到平衡,防止过度疲劳,不然生活可能会一团糟。

理想虽美好现实却“骨感”  “出发”前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

  的确,人类似乎生来就有一种向往生活在别处的愿望。一个背包、一台笔记本,潇洒走天涯。虽然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它也伴随着一定的劣势。在作出选择之前,应充分考虑潜在问题,理性地扪心自问:这样的生活真是我想要的吗?

  首先,由于数字游民经常穿梭在不同的城市和国家之间,每个地方停留的时间都不长,所以这种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孤独感和社交孤立,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而且,数字游民需要不断适应新的文化和生活环境。这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沟通障碍。

  其次,数字游民在某个行业的职业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由于他们经常更换工作和所在地,他们可能无法像传统职场人士那样在公司或行业内建立稳定的职业声誉。

  再者,数字游民的收入通常与项目或合同有关,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会有波动。在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数字游民将面临经济压力和不安全感。

【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

  真正的含义是对自我

Lifestyle Design生活方式」

方法与理念的设计

我一直都认为  “财务自由”是个伪命题。当你真正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的时候,或许你最缺的就是时间和身体的不自由了。那要这一堆看似自由的财务堆在面前又有何意义?

人们把生命中最宝贵的20-30年奉献给了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只为了攒够钱退休了之后能做自己曾经认为喜欢做的事情。
而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的核心理念在于,你不必等到你退休的那一天才能开始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重新确定你人生的航向,开始尝试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并将此打造成一个你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赚钱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在与很多数字游民“爱好者”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阻碍很多人踏上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这条路的最大障碍往往并不是一个人的存款多寡或者技能强弱,而是TA对待生活的态度。

生活方式设计教父Tim Ferriss在他的成名作《The 4-Hour Workweek》这本书中把Definition(定义)放在了生活方式设计过程的第一步。

数字游民生活方式,首先需要定义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同时定义自己最害怕的是什么, 在worst case scenario发生的时候自己的补救方案是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生活方式设计才不是不切实际的“水中月,镜中花”。

如果你能解放你的时间和地理位置,那么你的物质财富将会自动增值3到10倍。这和货币汇率没有关系。单纯物质层面的富有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活得像个百万富翁一样,本质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

“这段文字非常完美地阐明了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中最为核心的两个组成元素: 地理位置自由和时间自由, 及其终极目标:Live a rich life。

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的第一重要务是要实现地理位置自由,让自己的工作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完成。

很多人虽然并不喜欢在一线大城市过拥挤繁忙的生活,但是迫于无奈,一线大城市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又聚集了最多的高薪工作岗位。因此为了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以及虚荣心使然选择留在一线大城市。

资源总归有限,人口大量涌入让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水涨船高,很多人收入越高,开销越大,不但没有攒下钱,还背上了要用余生偿还的贷款,成了妥妥的负翁。

当数字游民达成了地理位置自由后,『地理套利』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优质选项。“

曾经的我迫于求职屡屡被拒,迫不得已赶上的先锋的SOHO一族,后来又无意中与Digital Nomad同频。现在看来的幸运绝不是无数倍财务自由可以换来的。环绕地球12圈游历欧美亚澳诸国的经历被一点点输进血液里和思维里。表面上貌似也看不出有何不同,但当每次要释放的时候的力量和能量,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诧异,自身并不认为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但却是旁人无法企及的未来。2020年之前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文化商业项目时说过,对于内地二三线城市来说,从北上广深来的工作者基本算是从未来来的人了,尽管互联网的速度已经让所有的事件都可以同步,但切实的感受这种东西,绝不是靠着屏幕就可以感同身受的。对于北上广深中国超一线城市来说,纽伦巴东四个国际都市更是世界的未来来的人与事。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无法用任何一种语言或者文字,或者视频、音频,甚至是直播可以取代。
朋友们总是从那几年的朋友圈对我进行“羡慕、嫉妒、恨”,但其实,我是朋友圈里最没钱的,但我肯定是最热爱生活的。  成年人的世界 没有容易二字,展示出来的都是美好,艰难都是留给自己一个人孤独在雨夜里的,不是么?

我曾经也朝九晚五过,但那只有我人生中短短的19个月,并且是在三个公司的轮替,其实在第二个八个月的职场之后,我就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准备小打小闹,做自己人生的主人。SOHO一族的那段日子,每个月的薪水是同行的五到六倍,并且所有的时间安排都自己说了算,并且那时候就坚持一年只接单工作三个月,但客户的支付涵盖是年计,其他的九个月提供咨询和协助而已。但的确,创意工作是无法用办公室的驻留时光创造的,一个IDEA经常是在深夜街,酒吧间,淋浴中,半梦里,马桶上...无处不在,就是无法在格子间突发奇想。当初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上下班的通勤交通上,每每听到说有人上下班高峰人潮拥挤且每天需要2-3个小时,后背发凉  头皮发麻。

每晚睡觉关机,自然醒来开机的生活常态已经整整20年了。

钱没赚多少,生活更重要,一直是我的生活方式。当初买房的朋友,我羡慕但绝没有嫉妒,更不会去恨。毕竟,赚钱的方式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适应和拥有的。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没啥奇怪 也没啥不解的。
生活中也总有人用传统的思维和我对话:“你不上班么?”“我只工作不上班。”“你不上班怎么赚钱?”“我靠权利收入养活我自己”“听起来就很不靠谱”... 每每遇到这样和我聊天的新结识的人,我都不会和他聊超过三句就会很无趣地结束并老死不想再和他往来,别看年纪比我轻,思维和观念却要比我年长20-30年,上面的对话,我爸也就问过我两三次而已,当他得知我的收入要比天天上班出差丰富之后,就再也没有问过我了。

人生态度就是过自己的人生,无人可以替代。

就如这【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时代一般,是时代所趋,是生命使然,却又绝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

【Digital Nomad数字游民】的生活方式通常可以归纳为:

工作数字游民通常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从事自由职业、远程工作、合同工作等工作类型。他们可以在家工作、在咖啡馆工作、在海外旅行期间工作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社交数字游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线下社交活动等方式与其他数字游民和当地社区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资源,同时也可以结交新朋友。

旅行数字游民通常有更多的时间和灵活性,可以选择更多的旅行机会,探索新的地方,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生活成本:数字游民通常选择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低成本的国家居住、选择便宜的食品、衣服和住宿等。这样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让自己更加自由和独立。

成为数字游民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

优点:

灵活性数字游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工作时间和地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自由和独立数字游民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和生活,具有更大的自由和独立性。
降低生活成本数字游民通常选择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活成本,让自己更加自由和独立。
多元化的文化体验数字游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丰富自己的视野和经历。
学习和成长数字游民通常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不足:
孤独感数字游民通常需要独自生活和工作,缺乏与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容易感到孤独和孤立。
不稳定性数字游民的工作和生活都较为不稳定,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机会和资源,保持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文化适应性数字游民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适应新的环境和社交圈,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化适应能力。
缺乏社会保障数字游民通常没有固定的雇主和社会保障,需要自己承担风险和责任,需要有一定的财务规划和储备。

【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的门槛

  尽管成为数字游民需要克服许多心理和现实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想要尝试一下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提前做些功课,了解好需要哪些技能以及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确定自己的技能和兴趣数字游民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或感兴趣的行业从事工作,例如编程、设计、写作、咨询等。
学习和提升技能无论是已经掌握了某种技能或者准备学习新的技能,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学、在线课程、工作经验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数字游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类型,例如自由职业、远程工作、合同工作等。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和人脉关系等方式来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
确定工作方式和时间安排数字游民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工作类型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时间安排,例如在家工作、在咖啡馆工作、在海外旅行期间工作等。
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网络社交圈数字游民需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和网络社交圈,可以通过在线博客、社交媒体、个人网站等方式来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工作和品牌。
成为数字游民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能够有效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保有一定资产的情况下再做数字游民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将有非常大的丰富作用,这当然是最完美的计划,但,可但是...

作为一个国际

【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   

  与此同时,要创建一个专业的在线简历,展示自己的作品集和项目经验。利用LinkedIn、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来展示自己的人脉网络和成果。此外,积极参与行业论坛,建立业内的专业形象和知名度。接下来,在专业平台和远程工作网站上搜索适合的工作机会。例如Upwork、Freelancer和Remote.co等网站提供了许多远程工作和项目。同时,关注行业内的企业招聘信息,寻找合适的远程职位。

  另外,为了确保经济安全,最好在开始数字游民生活之前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可以是一个长期的远程合同、一个持续的项目或者多个短期的雇佣关系。保持稳定的收入来源将有助于减轻在旅行期间的经济压力。

  除此之外,要花时间做攻略,在不同国家工作和生活时可能面临法律和税收方面的挑战。了解不同国家的签证、税收和就业法规,确保数字游民生活合法且无忧,以免增加非必要的额外支出。购买国际医疗保险以应对可能的健康问题,确保在遇到健康问题时得到及时救治。如有必要,咨询专业律师和会计师以确保遵守所有相关规定。

  最后,学会在新的文化和环境中快速适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积极学习当地语言,通过社交平台结交朋友。

    另外,“我们可能会觉得宽带覆盖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即使是美国,偏远乡村的宽带基建也很成问题。这意味着现代跨国游民在广阔的发展中国家里,只能选择几个非常有限的据点。

    就我的经验来说,欧美诸国的宽带与5G速度可真的是没法和祖国的相比。这一点务必提早考量。曾在伦敦的中央城区,微信发个图片都需要十分钟,这样的速度,你还怎么远程呢? 毕竟一些公共区域:星巴克 麦当劳 肯德基等快餐+咖啡馆店铺里的WIFI可不是供你工作使用的,还有,欧美的酒店WIFI都需要另外付费,且价格不菲。


  漂泊还是安定?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在国内做数字游民 

就简单多了,

我建议先从国内开始一个

7天 12天 20天 30天的测试,

等你适应了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的新鲜感之后,

再决定是否开始第二个

自律的游民阶段...


传媒关注:

2022-10-15 07:10

中国“数字一族”主要聚集在哪些城市,给当地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编者的话:近日,彭博社、香港《南华早报》等不少媒体对中国的一个特殊群体——“数字一族”进行报道,称当下中国很多精通互联网技术的从业人员选择性价比较高、风景更宜人的地点生活和工作。国外的这个群体发展由来已久,而对中国这部分人的关注是在近两年全球远程办公浪潮下才有所提升。这部分“新鲜”群体目前主要聚集在中国哪些城市?给当地经济又带来哪些影响?《环球时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997年,日本日立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牧本次雄首次在其著作中前瞻性地设想了一个远程办公的世界:电信技术将人们从固定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他给这群人取了一个名字叫“数字游民”。20多年后的今天,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工作形态和生活方式,孕育了大量远程办公的场景,也增加了大量的“数字一族”,使得书中畅想正成为现实。

统计机构Statista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数字一族”的人数超过3000万。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蕾切尔·沃尔多夫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这种生活方式将在未来就业中占据更大份额。

今年年初,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发布的《2021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显示,超六成中国年轻人渴望选shifou 择办公地点不固定的工作方式,在工作的同时享受度假生活。

资料图

云南大理,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字一族”的首选目的地。从事配音行业的童童加入这一行列已久。每年夏天,她会开着房车,在有苍山洱海的大理待上一段时间,等到北雁南飞时,她又继续南下,在海南度过温暖的冬天。“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方式,像候鸟一样在大理和海南之间‘迁徙’。”童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大理作为目的地,童童表示:“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是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新鲜的人与事。”多年来,涌入大理的“背包客”和游客让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社群文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满足这些年轻人的工作、生活需求,生活便利且成本低。在童童看来,大理是中国目前“野蛮生长”出来的最适合采用远程办公生活方式的地方,她也建议喜欢这种生活的伙伴不妨将大理作为第一站,“有社群的存在,你会在这里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除了大理,浙江安吉、海南陵水、广西柳州等地也成为这些年轻人的聚集地。“这些目的地折射出人们对绿水青山的向往。除了自然风光,当地也为人提供了单身公寓、流动工位、休闲娱乐等设施设备,整体散发出‘自由、高效、闲适’的气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齐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地”,这些词汇反映出社群文化对远程办公爱好者群体的重要性。“我在国外每到一个新地方,就会在社交平台上寻找移动办公的社群。基本每个城市都会有,比如伦敦、巴黎这样的城市。在这些社群里,你会找到很多为远程办公服务的社区,它们在硬件方面能提供相对成熟的共享办公空间,这是我们的重要‘据点’。”目前定居在大理的霍桦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道。在欧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等高度依赖旅游业且互联网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数字一族”社区成为它们在疫情冲击下重要的经济保障。
目前,中国“数字一族”社区运营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社区能够盈利。在浙江安吉运营一家“数字一族”社区的负责人许崧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生态会像有机的生命体一样缓慢生长,配套的支持性基础设施和政策都将随之而来,为当地经济生活带来活力。
什么样的城市吸引“数字一族”?齐骥表示:“一些更加开放、创新和包容的城市,一些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甚至是一些目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心向往之而后居住于此的选择。”
“自由的时间也孕育着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或其他个体的无限创意和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字化的经济形态发展和弹性化的社会运转。‘数字一族’正成长为一股参与经济运转和社会发展的力量。”齐骥表示。
但与此同时,围绕“数字一族”产生的劳动力贡献、流动障碍、“地理套利”(他们借助地理位置自由,选择去生活成本更低廉的地方生活,这是一种空间层面的套利行为)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
彭博社在最新一篇文章中表示,在中国“数字一族”还面临多种其他选择,比如,很多人仍偏爱有保障的政府部门工作,部分“数字一族”还面临医疗保险和养老金支付问题。
“我的第一站是云南大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马林夕】晚上8时30分,云南大理,烨烨结束了当地“数字一族”一起举办的社群活动。对她而言,在一天工作后,有选择性地参加社群活动已是生活常态。
烨烨是一位在全球各地游走多年的“数字一族”,身兼在线口语教学与一家公司远程项目管理的工作。2018年之前,烨烨其实已经是一边工作,一边做“背包客”的状态,但彼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可以被定义为“数字一族”。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从另一位中国朋友那里了解到“数字一族”这个概念。在她看来,“数字一族”这一身份认知与所谓的自由职业者、远程办公人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你的工作需要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其次,你有权利选择工作的地点,并在地理上呈现出移动的状态。”烨烨说。
在此之后,烨烨通过社交平台,在不同城市、乡村找到了自己的“同类”。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她第一次参加了当地“数字一族”的社群活动。“当时也不曾想到会有这么多跟我有同样情况的人。”烨烨说道。
烨烨告诉记者,她去过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很少,更多的是乡村,“首先,网速对于工作来说很重要,因此我也不会选择到深山中去居住;其次,目的地的风景要好,环境安静;第三,物价要低。”在她生活、工作过的诸多目的地中,印象最深的是格鲁吉亚第比利斯以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烨烨说:“城市特质很重要。第比利斯‘数字一族’社群文化比想象中成熟很多,对我们来说十分友好;布宜诺斯艾利斯则是在风景和便利性上极大满足游民们的需求。”
2020年,烨烨回国。“我的第一站是云南大理。大理气候好,交通也方便,更重要的是社群文化相对成熟。”烨烨告诉记者。回国两年时间里,烨烨也去过很多地方,比如浙江安吉、海南万宁等地。在她看来,中国仍有很多地方适合“数字一族”前去工作和生活。“海南的万宁,福建的泉州,广西的柳州等地都有发展‘数字一族’社区的土壤。成都对于‘数字一族’而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宜居且有浓厚的社区文化。”烨烨说。随着冬天即将临近,烨烨计划再过段时间就到相对温暖的海南开启另一段新的生活。
“数字一族”看中新加坡什么?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马林夕】只要有网络,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理论上都可以成为“数字一族”的落脚点。在英国“迅即科技”公司6月份公布的“‘数字一族’最佳城市”排行榜中,新加坡位列第31位。根据咨询公司Instant Offices的统计数据,新加坡对全球“数字一族”的吸引力在亚洲城市中排名第11位。
与其他低成本城市相比,新加坡其实并不能算得上“数字一族”青睐的城市。尽管该城市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交通便利、犯罪率低,但居住成本却相对较高,能够活动的范围也很小。据《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了解,在新加坡市中心租一套一居室公寓的租金约为2885.51新元/月(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
从事区块链工作的“数字一族”瓜子于20天前抵达新加坡,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加坡的城市居住成本很高,这是让大多数“数字一族”望而却步的原因,但食物相对便宜。当然,这也取决于“数字一族”愿意在食物上花多少钱。
那么,前往新加坡的“数字一族”究竟看中了新加坡什么?瓜子向记者表示,这部分“数字一族”其实主要看中了新加坡开放的数字技术、金融发展环境。“我身边很多从事Web3.0(一个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相关工作的朋友会选择短暂停留新加坡,主要是为了获取前沿信息。但在成本较低的泰国曼谷、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地,我们就会停留时间长一些。”瓜子说。
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IMDA)中国区司长庄庆维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加坡目前已经诞生了不少“数字一族”社群,市中心的共享办公空间也为全球“数字一族”提供了办公场所。
截至目前,马来西亚与印度尼西亚都推出了相应签证,以吸引投资者与高素质技术人员。尽管新加坡政府尚未推出这种签证,但庄庆维表示,新加坡一直对国际化人才和初创企业抱有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并且鼓励人才加强与新加坡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培育新加坡的科技生态。

环球网 2022-07-12 06:56

港媒:中国的“数字游民”等待被接受

香港《南华早报》7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上班族离开拥挤的小隔间,为了自由而前往偏远的地方,看看那里的景色 关上笔记本电脑,凝视着窗外的古老森林,刘念(音)此时沉醉于周围的山林中。这里当然比从办公室隔间里看到的景色要好。在中国云南省大理市一家隐秘的咖啡馆里,这名31岁的创意总监在远程工作时感觉神清气爽。在穿越中国南方的巴士上,在浙江省翠绿的茶园旁,在俯瞰宁静山谷的青藏高原上,刘可以在各种不同寻常的地方工作。

像刘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上班族已经意识到,只要有互联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这种趋势是由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的,在此期间,无数上班族被迫接受在家工作的安排。这些将工作和旅行结合在一起的“数字游民”倾向于认为,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周游世界或变得富有,而是追求自由和更高质量的生活。
在线旅游社交平台“蚂蜂窝”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白皮书显示,超过60%的中国人渴望成为数字游民。然而,根据中国智库“未来工作研究院”的报告,目前全球超过34%的员工长期处于远程办公状态。但在中国,14亿人口中只有1%能够远程工作。不过,该报告指出,随着高速5G网络、云计算和其他新技术的日益普及,以及跨国公司在工作安排上抛弃旧模式,并在中国尝试永久远程办公,这种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评估新兴的远程办公趋势,同时寻求发展机遇。大理市凤阳邑村的一名基层官员表示,他们希望当地充满活力的数字游民社区能够带来更可持续的资源。
“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确定性和稳定性,但(数字游民)代表了一种不稳定和流浪的生活方式。”刘念说,“我们希望帮助公众理解数字游民。我们不是不工作,也不是失业。”刘念补充说,当数字游民的趋势变得更受欢迎和被接受时,支持性的基础设施和政策,如社会和医疗保险,将随之而来。


2022-09-27 09:01《参考消息》官方帐号

彭博社:中国兴起“数字游民”生活方式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彭博新闻社网站9月24日发表题为《中国数字游民放弃大城市,当起背包客寻求好去处》的报道。报道称,中国正在追赶一种全球趋势,很多精通技术的从业人员选择更廉价、风景更宜人的工作地点去常住,这些人被称为“数字游民”。报道摘编如下:

经过一天艰苦的工作,程序员理查德·郝(音)在一家咖啡馆里关掉了他的笔记本电脑,咖啡馆可俯瞰大理湖景,他在美景中享受着饮品。与中国数量不断增加的数字游民一样,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搬到了这座以雪山、古寺和宝塔著称的云南旅游城市。

大理古城南门楼(新华社发)

郝先生现在受雇于深圳一家技术公司。而深圳远在东南方向大约1800公里处,那里有1700多万人口。他说:“我现在正常上班,上班时间也相对固定。只不过我不用去办公场所,现在有一些灵活性,我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中国正在追赶一种全球趋势,即很多精通技术的从业人员选择更廉价、风景更宜人的工作地点去常住。随着新冠疫情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两者间取得平衡,这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兴起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背景十分独特。它在两种相当极端的工作态度之间提供了一条中间道路。一个极端是部分技术公司盛行“996”文化,即每天从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另一个极端是尽可能少工作。
支持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人认为,这种折中选择可帮助降低年轻人的失业率。很多具有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人的涌入也可帮助地方政府重振因疫情而失去大批游客的城镇。
西弗吉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蕾切尔·沃尔多夫说,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将在未来就业中占据更大份额。她说:“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的是,中国的工作文化是否准备好去适应这种趋势,而中国的从业者又在多大程度上愿参与其中。”
大理是一座人口只有70多万的城市,长期以来一直有背包客天堂的美誉。从老城步行大约10分钟就到了共享办公空间Dali Hub。和许多共享办公空间一样,这里有咖啡馆、办公桌和举办活动的场所。这座建筑的楼顶可以观山,还为数字游民提供住所,是希望按照自身情况安排工作的人的一个好去处。
但在中国,成为数字游民还面临多种障碍。很多人仍偏爱有保障的政府部门工作。此外,数字游民的流动状态和自主创业性质可能让他们难以进入覆盖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的社会福利体系。尽管如此,共享办公企业当前在一些地区不断涌现,这从某种程度上讲也要归功于互联网服务的改善。

中国青年网  2022-10-13 07:33

报告:超五成职场人在干兼职 超七成00后期待成为“数字游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近年来,兼职、副业浪潮兴起,“只做一份工作”已经不是所有人的选择,有高达53.9%的职场人正在从事兼职。同时,年轻职场人的求职偏好呈现“自由”特征,超七成00后期待成为“数字游民”。
今天,智联招聘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数字时代的多元雇佣关系》(以下简称“报告”)披露了上述数据。半年多来,调研双方从招聘平台大数据和企业及员工调研数据入手,对企业招聘的最新趋势、个人求职行为特征、以及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对于雇佣关系的感受和意愿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数字时代新的工作形态演进和新的工作认知变化,试图为用人单位、求职者和政策研究、学术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借鉴。
报告显示,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迎来了结构性的变革,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越发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和更加多元的雇佣关系。以平台零工为例,其与平台之间在工作任务安排、收入获得方面具有较强的从属性,但在组织管理方面则相对独立,这显著区别于传统的雇佣关系。

在疫情影响和数字化驱动下,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兴职位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以来,零工经济(快递、外卖等)和线上娱乐(直播、游戏等)相关的职位数增长最为迅猛,1月至7月翻了两番。与元宇宙、剧本杀等相关的新兴职业涌现,职位占比自疫情前约15%上升到疫情后约20%。
近些年,作为一种被数字信息技术赋能的全新工作模式 ——“数字游民”诞生。“数字游民”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并借此打破工作与地点的强关系,达成地理位置自由和时间自由。调研显示,76.4%的00后愿意成为“数字游民”。目前,许多“数字游民”生活在二三线城市,赚取一线城市的工资,并可将旅行、居住、工作、 游玩结合起来,享受边工作边休假的生活。这种全新工作和生活方式,更能得到年轻人的喜爱。
除此之外,调研显示,有高达 53.9% 的职场人正在从事兼职,这一比例在00后受访者中占比更高,达到 54.5%,社交博主、自营店店主等兼职工作备受年轻人欢迎。

行业调查:

马蜂窝出品的《2021年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也指出,在疫情背景下,选择灵活舒适的场所办公更受到人们青睐,超六成90后、00后表示自己愿意做数字游民,在工作的同时享受度假生活。可见,年轻群体对数字游民生活的接受程度较高,对这种生活方式较为好奇,未来可能有更多年轻人选择成为数字游民。
从大城市逃到小城市,人们能找到提供庇护的避风港,远离城市的喧嚣,在小城市放置自己漂泊已久的疲惫灵魂,实现精神栖居和心灵依恋,似乎真的实现了生活自由。
不过,尽管成为数字游民能有很多好处,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成为数字游民。数字游民在给人们自由的同时也伴随着新的枷锁。

成为数字游民之前,必须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拥有转型的基础条件,又是否能够接受转型后的生活,以及是否拥有面临突发情况或转型失败后的适应力。

首先,很多人要从正常稳定的生活转型为数字游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启动资金。没有物质支撑的数字游民生活是耍流氓,也是泡沫化影,比如对于本来就没什么资金积累的普通大学生,成为数字游民可不仅仅是单纯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同时,拥有这笔资金还能让数字游民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哪怕拥有启动资金,也得考虑数字游民的生活成本。如果一直当数字游民,普通人的存款总有面临耗尽的一天。因此,在选择这种生活的同时也要确保自己拥有多元收入渠道,才能让自己的收入更加可持续,才能支撑自己“游”得更远、更自由。

要想让收入来源更加多元,不仅需要数字游民本身拥有一定的技能、经验等积累,还要对收入渠道拥有一定的信息与资源储备。

很多人在成为数字游民之前,往往已经拥有全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累积,他们拥有的一技之长是他们日后成为数字游民的重要凭靠之一,既可以跟公司协调支持远程工作,也可以辞职开始自由接单的工作,这些职业类型要求技能,但不甚局限具体办公地点,一般包括摄影师、设计师、互联网营销推广、自由撰稿、在线授课教师等。

△图源:国外社交媒体营销网站Buffer所作的报告

△图源:Guidehub走世界

成为数字游民的路上困难重重,不是从城市逃离到旅居中就直接躺平了,他们也一样要工作、一样会感到焦虑、漂泊无依和孤独,而是以更高的自主意识去掌控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场勇敢的冒险。但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全看你选择过成什么样。

△图源:Guidehub走世界

总结来说,成为数字游民之前,必须有初始资金积累,才能迈出数字游民生活的第一步,同时要认清自己身上的技能、经验、信息资源等是否能支撑自己边旅居边赚钱养活自己,辨别自身是否拥有冒险精神、自律精神、自我规划管理意识、接受失败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能力。
无论选择哪种生活,只要遵从本心,便可自在随行。

MBO Partners发布的2021年数字游民报告称,

数字游⺠是全职(71%)和兼职(29%)的混合体,⽽且可能在一年内只有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因此他们的收⼊差异很⼤。受访者中 21% 年收⼊低于 2.5 万美元,但 44% (约 680 万⼈)年收⼊高于 7.5 万美元。

尽管收入水平不一,但每个收入段的数字游民大多(79%)都满意当下的收入,略高于作为对照的普通员工。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在别处”的旅行体验补充了收入之外的成就感。在访谈中,数字游⺠经常说,如果他们的收⼊⾜以⽀持他们的旅行,就会很满意目前的收入。

数字游⺠多在⽣活成本低的地⽅工作,同时为付出高薪的客⼾服务。这样他们能利⽤所谓地理套利,花更少的时间养活⾃⼰,⽽有更多时间享受冒险。
人们往往会以为只有还没安定下来,没有成家的年轻人才热衷于“游牧”生活。不过根据另一项由FlexJobs(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定位于远程工作的招聘网站)在2018年面向美国用户开展的调查[3],只有 27% 的受访者是 Z 世代(千禧⼀代),有 41% 是 X 世代(1960-80 年代生人),甚至有 32% 为婴⼉潮⼀代(1940-60 年代生人)。此外,受访者中 61% 已婚。
平均⽽⾔,数字游⺠也受过良好的教育,59% 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成年美国⼈为 35%),26% 拥有⾼级学位(成年美国⼈为 13%)。
“一招鲜吃遍天”,这些稀缺人才更容易掌控自己的工作。与全职员工(49%)相⽐,更多的自由职业者(69%)计划⾄少在未来两年内继续游牧生活。
——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生活方式,降低了迁移不同城市的切换成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语言、食物、服装、交通工具、住宿等都可以尽量实现标准化。
——个人和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以往人们印象中工作是“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但近几年,尤其是疫情以来,这种印象是在不断瓦解的。疫情大大加速了远程工作概念的下沉。比如,尽管你可能还是要在回老家的时候跟父母和亲戚解释,自己不是来度假的,在家里就能上班,他们会比几年前更容易接受这种说法。
这些数据揭⽰,数字游牧不仅适合年轻的单⾝背包客,它还是⼀种所有年龄和世代的⼈都积极追求的生活方式,连那些有家庭义务的⼈也是如此。
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呢?国内的数字游民,是一个“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小圈子。例如,由资深游民 Jarod 创建的社群“数字游民部落”,基本上能把跨国游牧的中国人包含在内。但广义上依赖长期远程工作的人(哪怕定居在小城市,无疑也利用了“地理套利”)则比统计数字多得多,要想获知他们的全貌也并不容易。其中那些不依靠全职工作过活的人,更多被归纳到中国语境下的“灵活就业”。这一群体没有经过详细的统计,其中有些零工的工种本身都比较新,尚不足以成为可统计的职业。
长期以来,中国小镇青年不断告别家乡,到大城市闯荡,其内生动力是摆脱小地方“关系社会”“人情社会”的桎梏。但他们在大城市学习的技能以及从事的工作,老家往往不能提供,带着“屠龙之技”回家,却没有用武之地。远程工作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这个矛盾,让他们能重温老家熟悉的环境和人情味,而无需委身于不习惯的本地工作。

还有一些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产生了跟父辈不同的想法,他们觉得无需依靠“铁饭碗”或寻求“稳定”,就能过上理想的生活,这就会促使他们走上“游牧”的旅途。

数字游民的生活会让很多非游民心生向往。他们有的在社交网络,或通过媒体披露自己生活中动人的一面,引发大量关注,以至于可以将自媒体作为自己的一项副业。
来⾃遥远地⽅、异国情调和快乐轻松的日常生活,不论在Instagram还是在小红书都创造了一种集体观赏的景观。在MBO Partners的报告中,有多达6000万目前还不是数字游民的美国人表示,有意向或有可能未来两三年尝试游民生活。
当然,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沙发数字游民”,也就是说,看看别人的视频就满足了。
事实上,没有任何工作或生活方式是十全十美的。长期在外地,特别是外国生活,并且需要随时移动,使得数字游民们和定居者相比,在生活的某些方面会显得脆弱。比如,个人财产乃至生产工具容易丢失或被盗;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可能遇到人身侵害;非签署合同的雇佣会损害自身权益,且维权困难。
MBO Partners 的报告显示,一位数字游民的连续游牧生活平均不会超过 3 年,排在前三的原因是:厌倦了旅行;成本太高;偏远地方的物流不畅通。其他原因则包括孤独、难以兼顾⼯作和全职旅行,以及想念家⼈和朋友。

远程工作,自由职业者和

数字游民到底有何区别?

1.首先,"数字游民"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远程工作“和”自由职业”则是关于工作模式的描述,远程工作和自由职业只是两种财务上实现和支持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途径。

2.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远程工作者或自由职业者都是数字游民,同理,并不是所有的数字游民都是远程工作者或自由职业者。

3.最后,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含着现代社会人们用工作来带定义一切的思维定式。人们习惯于用『职位描述』做自我介绍,习惯于通过一个人的职业来判断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习惯于让生活方式选择向职业选择妥协。

强调数字游民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在『咬文嚼字』,而是在倡导一种反思,即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不应该用工作模式来定义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数字游民生活方式的推广者,我当然希望看到2035年世界上会有10亿个数字游民。

但是,作为一名数字游民生活方式多年的践行者,我也清晰地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确切地说是不适合大多数人。

无论这个概念现在被炒得有多火,在可预见的将来,它将依然保持小众。

引用或者传播这种明显不合理的虚妄夸大的预测数字,除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之外,对于推广这种生活方式其实没有任何好处。


后疫情时代对数字游民

生活方式的几点展望

1.政府政策利好

这轮疫情爆发后,全球旅游业遭遇的打击无疑是非常沉重的,这也让很多高度依靠旅游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数字游民是一个即便在疫情期间也能为当地旅游业持续注入现金流的人群,于是我们看到像泰国这样的传统数字游民热点国家推出了停留期长达9个月的特别旅游签证STV,而欧洲的爱沙尼亚,克罗地亚,和巴巴多斯,百慕大等一众加勒比岛国则直接推出了所谓的数字游民签证。

2.数字游民服务业态的规模化

本轮疫情也加速了数字游民相关服务业态的发展和整合,最大的一条新闻大概是联合办公/生活空间服务商Selina收购远程工作体验初创公司Remote Year。数字游民们最常用的租房应用AirBnB也在其2021年的Winter Release推出了诸如WiFi测速信息等利好数字游民群体的功能更新。而被YC孵化投资的初创公司 Safetywing ,在其原有的备受欢迎的 数字游民旅行保险业务 Nomad Insurance 之上,又推出了面向远程团队的,保障更为全面的医保方案:Remote Health 。

3.拉丁美洲的崛起

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发达的旅游基建和低廉的物价水平,东南亚一直都是全世界数字游民们最为青睐的目的地,泰国的清迈和印尼的巴厘岛甚至有数字游民麦加圣地的称号。
然而这轮疫情让以墨西哥这样的管控松懈/滞后的拉丁美洲国家得到了追赶的机会,也让很多数字游民意识到,拉美其实没有绝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危险,拉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物价甚至比东南亚更低廉,拉美不但有极其丰富多样的旅游文化资源,还有一众类似哥伦比亚麦德林,危地马拉安提瓜这样的一年到头都是好天气的城市。
可以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们会把拉丁美洲纳入他们日后的游民目的地的选项,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学习西班牙语。

『Man started out as nomadic, it may be the most natural state for human beings.』(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就是游民,这可能是人类最自然的生存状态。----美国移动电话先驱Craig McCaw

重新让自己回归到人类最自然,最理想的工作/生活状态,而这正是数字游民生活方式设计的核心意义所在。

数字游民的未来

数字游民已经发展为当今社会一种不可忽视的新型工作形态。这种工作形态又反过来改变了身处其中的员工、雇主及周边产业链,重塑了企业组织关系,以及全球各地的大小城镇。

2020 年开始扩散的新冠疫情,从正反两方面影响了数字游民思潮和实践。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远程办公的模式。其中的一些企业会发现,开启远程办公后,生产力没有显著下降,从而将一部分工作永久远程纳入考虑。

在这一方面,不同的企业结论各有不同。像 airbnb 这种公司,本身就受惠于远程工作模式,自然要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身体力行。其工种性质也决定了大规模或全员远程不会太过影响其效率。

反过来,疫情防控也限制了人们流动的能力。游民们仍试图继续流动,却发现他们被限制于固定地点,难以流动。但这个负面影响总归是会有限期的,而变革对企业管理者的心态和决策的影响,将会更为深远。

新冠疫情的长期持续,并没有打击硬核(Hard-core)游民们坚持生活方式的决心。不过与疫情前相比,数字游⺠更少变换居住地点,在每个地点居住的时间更长。减少旅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更多机会了解当地文化。

游牧的人比以前多了,但每个人都可能没有原来那么舒服了。即使没有那么多背包客式的狭义游民,更多人可以自主选择“高性价比”的城市生活,只会意味着一件事:这些地方原本的“性价比”会被拉平。


在大众旅游市场短期无法恢复的情况下,为了提振旅游经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制订优惠政策,以吸引数字游民前去旅居。

爱沙尼亚是全球最早提出数字游民签证制度的国家,2020 年 8 月起,只要证明在海外有工作且月收入在 3500 欧元以上,就可以申请这类签证、在该国居住最长达一年。百慕大群岛允许年满 18 岁并能够证明已受雇或注册研究项目的外国人,缴纳 263 美元年费获取一年居住权,去那里远程办公或学习。西班牙、巴巴多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出台了类似措施。


但是在像大理、佛罗里达等常见的游民落脚点,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因为来了大量高消费的外人,在物价水平上无限靠近旅游城市。但以长期居住为主要目的的新移民,不会给当地带来像旅游业那么多的就业机会。这就会影响到当地的原住民,形成类似旧区重建以后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局面。
据统计,过去 10 年,云南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累计上涨 22.4%,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10年间食品价格累计上涨 50.0%,是云南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在游民眼中,意味着“诗与远方”的云南大理,让自己的消费行为步入“极简”。“在大理,像是化妆、买漂亮衣服,这些都很少了,不需要那么精致的生活。”
反过来,也有不同的观点存在:“大理的消费水平和房价被拉到省会城市(甚至超过)的水平,本地人工资却没有任何涨幅,虽然能理解没有干涉别人的自由,大理也不是我们土著的大理,但是心底,我挺恨的,挺希望没有你们的到来。


【Digital Nomad 数字游民】的未来  

且行且珍惜


下集预告

在世界行走  为三亚停留 
美好新生活之都

第一季 第三集

「Digital Nomad Asia 
数字游民亚洲」
完美解决方案

上集回看

在世界行走  为三亚停留 

「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

美好新生活之都 

第一季 第一集

「数字游民」时代 

是什么样的时代?

会是个很有趣很好玩的时代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